我深信实事求是而不讲空话的人,一定没有许多话可说。——爱迪生
说话是银,但沉默是金。——克莱尔
假期里,再次阅读了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又一次被王小波那种积极的、自觉的话语打动,尤其那尖锐又不失幽默的文风给我一种顿悟感和沉默的镇定。
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正在固执己见的在那里喋喋不休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在沉默,而且是永远的沉默时,你不知道为什么,那么,《沉默的大多数》就像一面镜子,一束光,透过所有阻隔,直接透过你的心灵。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的确,沉默是金,说有说的好处,不说自有不说的力量。警察在逮捕犯罪嫌疑犯时总是会说一句:“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将成为案件证词。”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有太多的诱惑,更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左右着人们的行动。有人舍己救人,有人披露真相,也有人散布谣言。所以,我们沉默!鲁迅说:“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人间”。
俗话说得好:“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沉默往往伴随着力量的积聚。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不同信仰的人们沉默着,包容着,同时也关注着。沉默是豪言壮语的一种方式。请看:
雪灾中,你听不见默默铲雪的人们高呼:“我们不是自扫门前雪”;你看得见奥运圣火传递受阻时,那片默默护送的红色海洋!还有,当刺耳的汽笛拉响一个民族的沉默时,那些无声无息站出来的人们,是他们排成献血的长龙,是他们在网上谱写朴素的诗歌,是他们捧起温暖的烛光默默祈福!看看“5。12”大地震之后,那些任劳任怨的志愿者,看看那些捧出所有零花钱的孩子……他们都在沉默之中啊!
不得不承认,我们大多数人都属于沉默的大多数,对于生活中很多事都抱着不敢说、不能说、不必说的心态。正如王小波所说的,这似乎是中国人的通病。王小波在此文中写到“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在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的距离似乎拉近了,就表面看来人们似乎更加擅长表现自己,在中西方文化潮流的冲击下,中国人似乎已经抛弃了沉默是金的观念,但是在我看来却不是这样,现在的人们似乎更擅长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却不能向最亲近的人说出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对着电脑像不曾见面的陌生人倾诉,却和亲近的人无言相对。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相信虚拟世界中人们的只言片语,却无视身边的人的真切关怀。有人说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计算机,它使人类真正的做到了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但是与此同时,他把人性的优缺点无限的放大了,在当今社会,人类似乎可以更自由的发表言论,于是,我们抱着猎奇的心态在网络上搜索各种自认为新奇的事情,然后,对着不相识甚至没见过的人大加评论,这样的“真相”似乎来得太快,却显得那样的不真实。
他在书中写道“饥饿可以把小孩子变成白蚁”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王小波所缺乏的是物质,而作为80后的我,人民教师,在这个物质过剩的年代,如果固守原有的那点知识教书育人的话,是不是另一种“饥饿”呢?于是,我突然变得沉默了。因为我想到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崔鹤同的《沉默的效应》:一个初三的差生班,集体耍弄老师,冬天时在教室门上放一盆水,使来上课的白老师全身湿透了。白老师耐着刺骨的严冷,没有发怒,没有说一句话,只沉默地和同学们注视了一节课,通过他的人格精神,彻底改变了这个差生班的不良风气。
《沉默的效应》中的白老师,并没有说到他渊博的知识,也没有说到他如何忘我的昼夜工作,而沉默这一动作中凝聚了他崇高的师魂。被捉弄而全身湿透的白老师,没有暴跳如雷,没有追查凶手,也没有拂袖而往,而是默默无言地和同学们注视了一节课。然而,这沉默之中,却包含着对同学们的宽恕。这一沉默是何等的人格气力,何等的师魂啊!
我想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感慨,源自对作者精神的一些粗略的领悟:沉默是无声的语言,有一种埋藏在深处的震撼力。沉默可以积蓄力量,有力量的人更多的是以沉默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沉默绝不等于道德观模糊,唯唯喏喏,天平自在心中,一切都写在行动中!
《沉默的大多数》教会我用自己的方式来选择生活,把握幸福,不是让生活来选择自己,被编织在道德的世界里。以后的路还很长,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要懂得:沉默是一种气度,只有沉浸其中,才能体味到它的价值
相关文章推荐:
(责任编辑:可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