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郭春增的短信,我的心灵充盈着浓郁的失落。这是正月初五的晚上,窗外正响彻着喜庆的爆竹。短信上说:叔叔,我决定不上学了,别劝我了,我实在学不下去;真心感谢你们的资助,今后,我将用打工的钱偿还你们的爱心。
我知道,郭春增转发的是山区女孩小孟的短信。这条短信像是一根柔软的枝条,把我梦想的肥皂泡碰得粉碎。我躲进书房,点燃一颗香烟,鼻子有点发酸。这些年,我牵线城市的爱心人士,捐助了一批山区贫困学生。一些孩子接受了爱心捐助,学业上却无起色。一颗颗爱心的种子,似乎很难迸发出希望的绿芽。
2007年的春天,我奔赴太行山深处捐助贫困学生,初次见到了小孟。她衣衫褴褛地站着,身材矮小而单薄。老师领着我,去了小孟的家。黑暗的屋子里,墙壁上张贴着两张醒目而鲜艳的奖状。我向小孟承诺:一定要牵线资助你,让你的梦想张开希望的翅膀。
此后的3年,高速公路管理站的一群年轻人3次集体捐款。我和他们的团委书记郭春增,一次次出现在小孟家那间黑暗低矮的屋子,在那两张透着希望的奖状旁,把一叠钞票、一堆粮油,送到小孟父母的手中。小姑娘的脸庞,绽放出青春的光色。她那年迈的残疾人父母,言语中透出真诚的感激。
去年9月,小孟忽然没了消息。她中考成绩如何?进了哪所高中就读?我们一直牵挂于心。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周日,我们再次驱车奔赴深山。小孟的父母告诉我们,孩子已经辍学,在市内的一家饭店打工。我们又赶回城市,在冷冷的秋雨中,寻找着小孟。小孟在我们的劝说下,重新燃起对校园的憧憬。
那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再次奉献爱心。而我,几经周折,联系到小孟家乡的高中。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又长途跋涉,到小孟的家,再次递给她一叠百元大钞,接着,又把她送到学校。我们把小孟的行囊搬进宿舍,对她千嘱咐万叮咛:刻苦学习,不要惦记着父母,只要学下去,我们会竭力相助。离开校园时,我们心情舒畅,阳光暖暖地映照群山,山岚绿染,一派丰收景象。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上千个日夜里,我们的情怀,常常为一个山区女孩的成长而感动。我们一群人奉献爱心,尽力去铺就一个山村女孩的美好前程——这种善行,是在小孟梦想的土壤里,埋一颗饱满的种子。谁知,小孟最终依然辍学了。也许,她背负着爱心的压力,试图以优秀成绩来回报我们。她尽力了,却没能支撑到最后。她的信念轰然倒塌,而我们收获的,是一场浓郁的失落。
但,爱心怎能以成败论其价值呢?我们奉献出的,就是本能的真诚和善良。我给郭春增发短信说:不是每一颗种子都能发芽;爱心是一片净土,宽容淡定;还好,小孟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爱心,只有失落,没有失败。
相关文章推荐:
(责任编辑:sa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