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人雅士,把喝茶谓之品茗。一个“品”字可谓巧夺天工。漫漫人生路,悠悠品茗情。几许艰辛,几多烦恼,一并融于茶壶里,唯此时,才知什么是高山流水,岁月风情。发茶人之清幽,念天地之苍生,细雨清风作伴,丝竹之声为盟。若再捧一卷古书,秉烛夜读,夫复何求?
既然琐事不能免,那么面对琐事的心态就很重要了。平和,淡然,这才是在烦琐之事面前应有的态度。冷静的面对一些不必要的争执,化解它,淡化它,不求与事无争,只求身在争执的旋涡之中尚能大浪不惊,波涛不扰即可。在自己保持这样的心态的同时,用这种心态感染他人,争执纠纷,也就会溃败于这种心态之前。
蓝色,象征大海,象征蓝天。然而,西方民族的祖先却偏偏赋予这样纯净的色调忧郁的情感。后来我听说了一些故事,大概地知道了早期西方民族的祖先曾过着海上探险漂泊的日子,看着忘不到边际的大海,孤立无援的人类心生畏惧,满眼不着边际的蓝色大概就是他们当时愁之所在、畏之所源吧!今天,我也偶尔随了这种表达方式,用蓝色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忧虑、茫然、不知所措。虽然我知道,人总是是要经历社会的磨练,主动亦或被动。然而,人又是天生敏感、害怕受伤害的动物,可是却偏偏事与愿违,世界像是总要在矛盾的荆棘中蹒跚才能前进似的。想到这里,我感觉到了一丝前所未有的勇气,似乎悟出了什么:不用去羡慕别人所拥有的那份成熟,那是因为自己经历尚浅,长者之所以为长,必定有其理。每当石子隔着脚的时候,我也没有动摇过心中的那个信念:走过蓝色,前方等待的便不再单调——绚烂火热的红、生机勃勃的绿、明亮闪耀的黄
意境者,意想之境界。文人雅士追求的是一种怡然自得的生活,衣食无忧,琐事无愁便也就怡然自得了。所谓“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即为意境。然而古往今来,又有多少自诩为“三千红尘中超然于凡尘之事”之人能真正的达到所谓的意境之中呢?
回到现实,琐碎事之多,乱我心者多烦忧。意境,那是万万无法奢望的了,反而是一种平和的心境,才是自己所能保持的一片静心之所。心境犹如一杯清茶,时时刻刻蕴涵着自然和静谧,不必比咖啡浓郁,不必比美酒醇厚,只要能品尝到其淡淡悠悠之中凝聚的惬意和清香即可。只要你经常去体验,经常去清点,追求一种平和淡然,相信在喧闹的都市中会让自己的心灵拥有一片安静的天空。也许,只有今日努力发奋,才能弥补昨日的遗憾;也许只有勇者,才会在任何情形下都会有万丈豪言。而我不能,我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凡夫俗子,没有豪放的勇气,更没有豪放的本钱。我有的,只是对烦恼太多,未来太远的感叹。但是,我会努力,不管前途多么艰险,因为我知道,我还有努力的时空!也许,若干年后的这个时候,我可能也会写同样的一个回忆在这样的一个深秋的夜晚。我相信,到那时,看到我的文字的人同样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感叹,感叹着将来,感叹着现在,感叹着从前,感叹着,那段一起走过的似水华年!生就是一场不断抉择的游戏。角色的每次转换,痛苦的剥离中有失望,也会有期盼和欣喜,有风雨亦有艳阳。重要的是,在人生旅途上如何征服自己,克服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珍惜每份体验,始终保持好心情去欣赏沿途的风景。
心境者,心之所想,对待事物的心态也。漫漫红尘,身为其中一份子的我们,又怎能免俗?又怎能超脱于其之外?琐事之多,尚且应接不暇,又何来的意境让我们追求?保持平和的心态,这才是我们对待琐事应有的态度,只有让自己的心,始终处于一种淡泊平和的状态。
宋代柳永先生的词《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柳永先生一辈子郁郁不得志,算是个倒霉鬼了,但他的词写得好,记得有个话本上说:柳永死后,每到祭日便会有不少歌妓到他坟上去吊唁,一时成为美谈。我特别喜欢他词中的境界,每到暮秋时节,或雨中漫步、或登高临远、或月下霜天芦花飞舞雁鸣星空之时,总能从心中浮现起这篇词来。让人神往,让人心飞。尽管此中一样蕴涵着那种人生的悲凉,但却没有杜甫先生那般“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那种寥落与无奈的心情。诗僧寒山的诗: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却道出了一个悟道人真实而又难以明言的心态,他悟知了每个人皆有圆满的智慧德相,恰如皓皓秋月,朗朗清明,但却不是可以随便说说比的,也许只有到了这种境界,才能与寒山相对一笑,扎个猛子到潭底下捞个月亮看看。这是禅者的机锋,我们凡夫俗子来体会一下革命家的情怀。
要学会化躁动为宁静,化紧张为松弛,化欲望为淡泊,化执迷为开悟,化愚钝为敏锐。得意之时需自我抑制,不可忘形,不可骄傲,否则月满招损、盛极必危;失意之时切忌甘为堕落,自暴自弃,而需忍辱负重,奋发图强,须知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其中的一张一弛,信口道来易,赋之于行动却很难。也许《石头记》里的一首“好了歌”唱出了其中之偈语:“……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而书中甄士隐所言更是精辟:“……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为嫁衣裳!”不过有了好的心态还不够,更需要有好的方法和好的手段。风浪与航船相遇时,虽航船被风浪簇拥着,但却不能听任风浪的摆布,要学会乘风破浪,才能安然无恙。所谓“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这说明“姿态”也是一种方法。有些时候我们就是需要“故作姿态”,且还要作得恰如其分:太高了,只能孤芳者自赏;太低了,又有沦为谄媚小人之嫌。
所以,为人处事着实不是一件易事:即要生存于水泥森林,还要时时迸发些精华乐章,更要不流于世俗,以求得内心的安稳平和。史上能做到者屈指可数,且皆被奉为“圣人”。
相关文章推荐:
(责任编辑:sa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