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板要求员工人手一册《没有任何借口》,实际上除了书名和目录,他没有读正文的任何一个章节。一位朋友说她非常喜欢梁风仪的《昨夜长风》,实际上除了其中的一句台词,她并不在意其他。一位网友说她喜欢舒婷的诗,攀谈之下发现除了《致橡树》,她没有读过舒婷的任何其他作品……
当某人引用一部作品的时候,未必真的了解它、在乎它,往往只是借题发挥。《致加西亚的信》的闻名于世,恰恰就是这种情况。
当加印的订单不断传来时,阿尔伯特·哈博德并不知道是哪篇文章给他的杂志带来如此大的影响。《致加西亚的信》只是他为了补白,随手撰写的一篇短文。那么,是什么打动了读者呢?是那个送信的罗文中尉吗?这篇文章又打动了哪些读者呢?是和罗文一样为人送信的士兵或员工吗?
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美西战争即将爆发,美国总统急于和古巴的起义领袖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军方派了一个叫罗文的中尉去送信,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故事很简单,罗文完成任务的过程很危险,但是也很简单。他一踏上古巴的土地,就和游击队取得了联系。剩下的时间,是一支又一支的游击队,把他带到了加西亚身边。这让人不由想起了耳熟能详的抗战片,上级派来了一个重要的特派员或交通员,地方组织和游击队的任务就是安全地把他送出敌占区。这样的故事,通常是表现游击队的英勇,那个特派员或交通员往往只是个配角。在《致加西亚的信》的描述中,罗文就是个配角。
勇敢的人值得尊重,这个不需要怀疑。但是罗文为什么受到如此地追捧呢?原因就在于小册子的前面,作者有这样一段描述:“我想强调的重点是:麦金莱总统将一封写给加西亚将军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拿到信之后却没有问,‘他在哪里?’”“这种精神永垂不朽!我们应该为这样的人塑一座青铜雕像,把他们不朽的形象放在每一所大学里。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他们更需要的是一种能让他们挺直脊梁的敬业精神——让他们集中精力,全心全意地去做一件事,把信带给加西亚将军。”
下面还有一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而不是他送信的经历,罗文被描述成一个不找任何借口,默默地接受使命,不会提出任何幼稚的问题,顽强地坚持,独立地完成任务的典范。谁需要这样的人?就是那些下订单的人:美国老板,让员工人手一册;俄罗斯铁道大臣,让铁路工人人手一册;日本天皇,让在政府工作的人和士兵人手一册…爱读文 http://www.aiduwen.com
最近一直在感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来的真不是时候。去年上半年还是招工难,各个工厂都在提高员工的待遇,开出各种条件把农民工从农村吸引回城。各地政府也在帮助企业招工,现在的工作重点转为安置返乡农民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必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就是让农民进程,享受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农民进不了,他们的子女也要进。而加快这一进程,就是要提高基本的工薪待遇。金融危机延滞了这一进程。现在这光景,任何一个老板都有理由只要罗文那样的员工。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罗文这样的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人,永远都是稀缺资源。在任何一个团队里面,有一两个能够起主导作用的人就足够了,多了就是资源浪费,老板也养不起。社会化大生产,就是把生产的过程细分成一个一个简单的环节,让每个人可以轻松地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贪心的老板要求每个员工都象罗文,要么是他无能,要么是他想偷懒。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有人替你做,那么你凭什么当老板?
我是在超市中发现《致加西亚的信》这本小册子的,顺手放进了购物车。在卖食品、日用品的地方,想买到真正的思想本身就是一个奢侈的想法。这本小册子可以成为某些人激励另一些人的精神药物,但不是精神食粮。
喜欢舒婷的那位网友,至今未婚,她追求一份可以与之并肩的爱情。喜欢《昨夜长风》的朋友,有着一段和剧情相似的经历。至于那位老板,他所要求的,不过是绝对的服从。大家都羞于直接表达,只能借题发挥,这就是现代社会!
相关文章推荐:
(责任编辑:可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