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人与海》读完了。 没有想象中让心触动,老人的心理独白和动作描写被翻译得支零破碎又冗长。所以就只能从故事本身感悟一下。
看到一大半的时候,老人还没有钓起鱼,让我觉得最后是老人在把鱼拉起来的时候力气耗竭,同鱼共同葬身海底。
当老人拖着沉重的步伐上岸时,跟随他的只有一付巨大却丁点肉都没有了的鱼骨架,我们从一开始的自作聪明以为,所有对老人落魄生活和不幸遭遇的文字都仅仅是个铺垫,或者说是作者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罢了,可是这毕竟是一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于是在最后的最后,老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
生活是什么?除非你死,不然就熬着呗。永远别指望着哪一天你的日子可以用“王子和公主从此以后过着幸福快乐得生活”来做结束语。生活就在脚下,在每一次的呼吸和眨眼中悄然流逝,喜欢Black Box Recorder的那首歌,里面唱:life is unfair, kill yourself or get over it.很多时候,生活貌似给了你无数中可能性,可到头来,也无外乎是to be or not to be 的老掉牙二选一。
老人那长长的心理独白和壮年回忆(比手劲那一段)充满了独具美国清教徒拓荒者的个人激励,让最近对佛家颇为感兴趣的自己只觉得海明威最后如果不写个悲剧的结局,就不配他这篇小说的名声了。
结果,海明威的确技高一筹,《老人与海》这篇经典也的确冠之有理。老人夺得鱼,鱼儿大于船只能贴船回航,一路多次不同的鲨鱼沿血腥(最开始的血腥由老人造成,而后血腥的增加也是老人杀鲨鱼造成)多次吃掉鱼肉并受老人攻打至死,直到最后老人终于看到陆地的灯光,却迎来了一批不可能再杀死的鲨鱼(因前几次武器已经用尽),千辛万苦,万里迢迢打来的鱼终于最后只剩下一具骨骸,与杂物共同残留在海滩上,被不懂行的女游客错认为鲨鱼骨头。
该怎么说这部小说呢?自己并不是特别喜欢老人充满英雄主义情怀的一大段,但是结尾却让人难忘。据说这部小说收到美国的诸多评论,让我很是奇怪。后来想想原因,发现文中的老人和美国第一批欧洲移民是那么的相像,随后其精神贯穿于美国的整个历史甚至意识形态中。老人与大海的搏斗与第一批欧洲移民的经历是多么得相像——坚韧的意志,不怕困难,克制,肯动脑筋等等一堆说到清教徒移民就可以想到的特征。这样的精神上升为美国的英雄主义、个人主义甚至视己为世界拯救者的意识形态。因为他们如同耶稣基督般受难,又如同耶稣基督般忍受了苦难,同样也可以像耶稣基督般拥有世界之真理,以一种个人牺牲的自豪感拯救全人类。
可是呢,美国只是得到了那条巨硕的鱼而已。雄心勃勃、忍耐克制、历经艰辛、动尽脑筋,终于得到的那条鱼,却太大了,大到放不进自己的那条船,大到美国整个国家已经承载不下。好不容易得到的鱼就像一场梦,一场美国梦一样,带着似乎从梦中来的大鱼,老人回航,美国呢?如果知道之后的历史如何,美国现今的表现,是到了已经得到了鱼继而回航的时候了吗?
鱼本身没有错,它不足以让鲨鱼一波一波袭来。错的是老人仿佛战胜自然的英雄般用鱼叉插下去的那一刀,鲜血四溅,在深蓝的海水中散漫开来,所以,鲨鱼来了。鲨鱼来了,开始是一条,后来是两条,反复几次,老人都仿佛大力神附身般地击败了它们,可是每一次的击败都伴随着鱼肉更多的损失,以及更严重的——血腥味的加重。悲剧的结果因而成了不可避免的,如俄狄浦斯王的命运一般,就像俄狄浦斯出于正义一样,老人出于自保一次次拼尽全力与鲨鱼搏斗,可是最后呢,却在离大陆咫尺之遥的时候,遭到了毁灭性的一击。
全本小说的精彩就在此处,和古希腊经典悲剧异曲同工,老人的这次出海和俄狄浦斯的命运一样,有着不可抗拒的悲剧结果,并且是在主角的每一次行动都充满正当性的情况下。美国的命运会不会和老人的出海一样?美国如今如日中天的辉煌图景,会不会如那条美丽、高贵、沉静的鱼一样,因为太硕大,支撑不住,反而使美国有着盈满则缺的未来?老人的整体气质和美国人骨子里面尊崇的价值观是如此相似(如我前文所述),让人不得不有此推论。
花了三个小时看完了这小说,但是它带给我的震撼与感动远远不止这三个小时能够承载的了的。老人带回来的不只是鱼骨,更是难以名状的聪明勇敢和幸运,老人不需要去买好运,因为好运会因为他身上沉淀多年的历练与经验一直伴随着他。他是小男孩心中的英雄与偶像,更是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一抹海洋蓝……
正如那句话说的:你来过一下子,我记你一辈子
相关文章推荐:
(责任编辑:可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