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读文 > 爱情文章 > 爱情故事 >

半生守望,一世情缘

时间:2011-04-21 09:21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邓琼 马志丹 点击:

  他们,
  
  已是耄耋老者,却是新郎新娘
  
  曾经你侬我侬,也曾劳燕分飞
  
  五十五年并非短暂
  
  欧亚两端绝非咫尺
  
  断不了的
  
  是那条魂牵梦绕的情丝
  
  他俩不是黄昏恋———虽然今年9月26日在厦门结婚那天,中国新郎袁迪宝已经82岁,中法混血儿新娘李丹妮已经83岁。
  
  这是一次相隔55年之后的再度牵手:1953年9月,李丹妮与袁迪宝相知相恋,当时风华正茂;1955年8月,劳燕分飞从此隔洋相望相思。2010年的春天,袁迪宝从厦门接连寄出同一内容的两封信,只有四句话,让一直独身的李丹妮从法国里昂飞到爱人身边,重续前缘。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秋天,这份穿越半个多世纪,流连欧亚大陆的深情,直到晚霞满天,终于驶进了家的港湾。
  
  这个比众多小说、电影情节都更曲折绮丽的爱情故事,曾引起人们极大关注。但两位老人不愿反复揭开尘封岁月,因此故事中的大量细节、隐情一直不为外人知。
  
  或许因为李丹妮的父亲是与国画大师林风眠一同从广东梅县走出来的同窗挚友,她对祖籍故地特有的眷顾让她和新郎接受了羊城晚报以及广东电视台《人在他乡》摄制组的专访。本报将在今、明两天推出连续报道。广东电视台的同题材高清纪录片《山楂树之恋———李丹妮袁迪宝五十五年再牵手》也将于12月8日、9日晚11时06分在广东卫视首播。
  
  如果您相信爱情,这个故事会带来温暖;反之,这个故事则会带来信念。
  
  缘分
  
  相遇时,他们正值豆蔻年华。她从北京来到杭州,在这里,她成了他的老师。不可不信缘……
  
  “新婚”后的老两口,眼下居住在厦门袁迪宝家中。海边的城市,11月的风有些凉了,在李丹妮“冷不冷”的连声询问中,袁迪宝又找出一件鲜亮的黄色夹克披上,他笑着说:“打扮漂亮些。”要礼待来访的记者们。
  
  不论谁见到李丹妮年轻时的照片,都会惊叹于她的清纯和美丽。她将如此葱绿韶华,终身托付给了一个人。
  
  2007年,丹妮八十岁生日的那年,法国里昂中法事务协会为了表彰她对中法文化交流的特殊贡献,专门为她出版了一本传记:《混血儿———一个介于中国和法国之间的女人的经历》。封面是林风眠先生的一幅水墨画。一只黑色的大雁孤独地逆风奋飞。丹妮说:“你看云都是相反的,逆风、逆水,什么东西都是相反的,我这一辈子都是这样。”好在到了晚年,她可以为这本书续写最“顺心”的一段。
  
  丹妮的父亲李树化,是祖籍广东梅县的泰国华侨。童蒙时期,李树化就返回祖国接受教育,在梅州中学读书期间,与同校学习的林风眠先生结为好友。辛亥革命之后,林风眠组织了130位梅州青年出去看世界,李树化瞒着家人偷偷跑出来,随着同乡结伴远渡重洋,1919年到法国勤工俭学。
  
  丹妮说:“林风眠先生学画画,我父亲去念里昂国立音乐学院,他们一直是很好的朋友。”1926年,李树化娶了一位法国女子为妻,同年一起回到北京,任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主任,与林风眠共事。1927年5月24日,李树化的独女在北京出生,起名李尘生,法国名字叫丹妮。后来,李树化又带上全家随林风眠搬到杭州,继续在西湖艺专音乐系任教。
  
  1973年9月,身在法国里昂的李丹妮,曾经将袁迪宝陆续写给她的一大批信件打包,在封面上手书一行字:“我是不会有勇气有一天重新再看一遍这些没有为我实现的一些幸福。”当时她绝对想不到,某一天这些信件还能和自己一起,回到寄信人袁迪宝的身边。
  
  1953年9月,福建上杭人袁迪宝进入浙江医学院学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公共卫生学科的大学生。他的俄文老师,就是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外文系精通英、法、俄、德和中文的李丹妮。这位漂亮的混血儿,比袁迪宝大一岁。两人都有一双明亮聪颖的大眼睛,一见面,就彼此印上了友善和默契。
  
  李丹妮记得很清楚:“那是我这辈子当老师人数最多的一个班,120人!”身为班长和俄文课代表的袁迪宝,每次俄语考试都是满分。他的勤奋和优秀给丹妮印象深刻,而丹妮老师的专业精神也令他感佩不已。
  
  丹妮说:“我们接触得很多了,无意中我常找他,我想当时是我比较主动吧。”迪宝则回忆:“我们宗教信仰相同。再加上她经常给我拿字典、借参考书给我,甚至还有生活用品……毛衣之类,她也织过给我,白色的羊毛衣。我是很感动啊,那个时候我们可是穷孩子。”听到这里,丹妮有点不好意思了,低下了头。
  
  不过她还是承认:“当时我们已经有一个什么感觉呢?我们两个很像,我们是一个人。”

相关文章推荐:

(责任编辑:sammy)

更多
-
最新评论

还没有人发言,您是第一个,来说两句吧!

爱读文提醒您遵守政策法规,严禁发布广告评论。
用户名:
赞助商链接
本类经典文章阅读